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首页 行业干货 您的位置

如果深究游戏为什么能算“第九艺术”,普遍的回答都与画面、人物、故事背后的创造力相关。从玩家的视角出发,策划,更像是站在游戏舞台之上的关键角色,灯光打下来,照见的都是精彩的情节设计与趣味横生的体验。

那么运营人员呢?

工作贯穿完整的游戏生命周期,要监测各项指标、要修复漏洞和错误,但有时却更像处理琐事的“客服”,有时在发现问题后提出需求,却不如策划的一场“感觉”更重要。

或许游戏运营这个岗位,并没有那么耀眼的“聚光灯”,只有从熟悉细节开始,不断调研现状、评估数据,才能洞见问题、争取到更多推进工作的机会。

下文位游戏运营的自述,记录了他们在工作中逐渐“被看见”的经历。能不断积攒耐心、审视自我的人,其实可以让工作岗位本身散发出光芒。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游戏运营要学会耐得住寂寞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在进入游戏行业之前,我有过 2 段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经历,之所以选择游戏,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跟游戏之间有很多共通点;另一方面是我认为自己更擅长统筹规划与人际交往,所以很适合游戏运营这样的岗位。当然,最本质的原因,是我那时候希望可以把爱好变成工作

不过,现在从过来人的角度回看,我还是不建议大家抱着玩家的心态来这个行业。在从业者的角度上,游戏是重要的内容行业,需要有创作和营收思维;而你入行后接触的游戏也不见得与你当下在玩的热门游戏属于同一类型。人往往需要耐得住寂寞,先熟悉当下,才能再拓展其他品类。

成为游戏运营之后,加班最凶的阶段,可能会到凌晨 3 点之后还要盯出包,遇到了一些影响市场投放的紧急 bug 也会半夜爬起来修改。我压力大的时候其实经常会抓头发,但还好头发长得比较多(没有炫耀的意思)。

在工作过程中,最大的困惑可能与协调不同部门、同事推进事项相关。当你想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时,其实会听到来自多方的不同意见。我领导有一句话说得挺对:“人一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理解大家都会遇到特殊情况,这也是一种成长。当看见自己负责推动的项目流水和 ROI 都给力后,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

以我现在的经验来看,运营这个岗位应该具备却很少引起大家重视的技能,其实还是数据能力。早期游戏还是蓝海的时候,只要玩法模型到位,流量都很容易获取,在风口浪尖上硬闯也总有一片天地。但到了存量竞争阶段,会更需要以数据思维衡量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研发可以通过玩法活动相关的数据来支撑产品调优、投放可以通过指标精确衡量投放效果、优化对应素材,而运营掌握数据知识,会加深对于产品整体的理解,在对各个环节进行调优和完善时更得心应手。以数据埋点为例,掌握这项技能能够将产品的本质梳理清晰,也能通过埋点从产品付费、留存提升方面给到更精准的参考意见。我个人以往的工作其实会接触到研发以及市场投放的后台,也因此会得到数据分析方法论上的积累,但具体到数据埋点、指标体系搭建这样的知识体系时,就需要通过自己私下查收资料、累积经验去慢慢学习,这个过程往往比较漫长。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运营是一条要长期自我驱动的路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从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到数据运营,转眼已经过了 6 年。其实一开始选择做运营,某种程度上是被表哥“骗”了。

 

那是 2017 年,我以为加入游戏行业会被表哥安排到策划或程序岗位,入职后却发现自己做的是最基础的客服工作,那时我虽然刚毕业,却也不认为自己能力差,所以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觉得这份工作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也不想再继续从事游戏了。

 

2018 年我去了深圳,刚好一家游戏公司成立,只招运营岗位,就误打误撞加入了。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会疯狂地投入工作,同时也会疯狂地吃东西,其实是很难受的。最困惑的地方就在于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去做了,也找到了游戏内的问题,却发现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然后项目就凉了。

 

但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注意到数据分析对于整个团队的帮助作用以及未来它可以发挥的空间。加上我个人在学生时代就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到深圳后在同样没人教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我做得也比较好,就因此确立了自我提升的目标。

 

之前有一款游戏上线后数据不好,老板猜测原因在于游戏本身是 5v5 的模式,但实际采取了吃鸡类游戏的商业化思路,导致了最终效果不佳。但是我认为不同类型游戏的商业化方式大同小异。于是我出了一份数据分析报告,调研了几款产品,最后发现这些游戏中的主战枪型都是一致的,而我们自己这款游戏的主战枪型却跟主流枪型不同。通过数据,我确定了是枪型问题导致数据不佳,在更正后,ARPU 值翻了一倍,各种数据也都提升了。这种通过数据论证的思路,让我工作得更有成就感。

 

人没有目标的时候即使能力再强,也是很迷茫的,找到方向之后,我开始自主学习数据知识。那时候会去数数科技的官网看 Demo,先学习数数是怎么搭建看板的,再去看数数课堂,通过一个数据分析的案例反复地思考这个指标代表什么意思、这个回流怎么分析……最后再从实践中慢慢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逐渐变好的过程,也让工作的心态变得更加平稳

 

当然,自己掌握了数据知识,并不意味着整体工作流程会变顺利。之前因为数据埋点的不同意见,团队内部就产生过冲突。前期是我自己不懂埋点,导致出现属性遗漏的错误,后来程序不对埋点做测试,又带了太多自己的想法去改我的埋点方案,导致了矛盾。程序会觉得,运营天天这么改,数据分析到底有啥用?只有策划提的才是有用的。最后大家都是红着脸,靠一份份数据报告、以及对埋点价值的反复同步才把问题解决。只有所有人都认可了数据价值,才会觉得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如果想让数据分析在团队中的表现或帮助最大化,就是要让周围的同事都有数据思维,比如有些策划压根就不想懂埋点,也不想懂数据分析,我就会强行给他注入这个思维,因为一旦策划有数据思维,他设计策划案、听取建议的时候就会对工作有更周全的考量,而不是采取“我的东西不用你管”的态度。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在我看来,整个数据分析就类似一栋大厦,埋点相当于地基,只有地基打牢了,后面的数据分析工作才会变得容易。现在,我也会着重去跟团队强调数据的意义。你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埋点是否正确,那么给出的数据报告、数据结论就也可能是错的。数数科技数据分析师团队推出的“数据驱动训练营”其实正好迎合了我们的学习需求,从入门理论,到如何搭建一个新的模版、有一个新的 SQL 方案,再到落地具体游戏品类的针对性策略,由浅入深的训练逻辑,可以让不同阶段的游戏人有所收获。

 

游戏运营想要进阶,就意味着要走上一条长期自我驱动的道路。未来,我也还要继续学习,包括基础的埋点知识,也许学习之后就还会有更深的理解。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通过游戏数据分析

让自己成为光源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只会玩流量的产品,是走不远的。也许游戏运营这个岗位,在初期并不会被聚光灯过多照耀,但却让游戏作为“第九艺术”的生命本身得以延续。

对于运营来说,懂埋点就可以更好地提出自己的需求,懂数据就能让自己的观点得到支撑,让团队更快采纳自己的意见。培养对游戏数据分析的认知,的确是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但并非看不到回报。其实,任何岗位通过长期的自我驱动与学习,都可以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哪怕在开场的时候,我们没有被聚光灯照耀,也可以在后来成为自己的光源

游戏数据分析,或许就是一块启动光源的“电池”,当运营知道了数据背后的逻辑,就会让工作的流程更清晰;借助数据,让自己的声音与决策被重视。同理,游戏制作人、市场、策划、美术、数据分析师、测试工程师、技术中台……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与数据相关。作为数据全流程中的一环,游戏人对于游戏数据分析的知识体系,也需要形成共识,才能共同推动游戏走得更远。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数数科技第一期数据驱动训练营,作为首发的线下咨询服务,将用数据分析团队服务 1000+ 游戏客户、接入 5000+ 游戏产品的经验,让游戏人对数据的学习与成长变得有迹可循,用全面数据技巧提升游戏分析能力。从数据采集开始,向后延展,系统讲述指标体系的逻辑,让游戏人知道要去看哪些数据、知道每个指标背后的价值,明白我们通过指标可以创建哪些新内容。在相对垂直的内容后,第一期训练营还会进入数据分析方法论的分享,围绕不同的游戏类型、不同的游戏场景,讲述各具特色的分析方法。

 

更加体系化的数据分析知识、更聚焦的游戏业务分析方法,都能够让游戏人进一步学会如何通过数据发掘问题、解决问题。

从基于数据分析全流程的分析方法,到游戏行业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分析,再到搭建企业数据体系的方法,训练营能让游戏数据分析全链路的学习更加明确,通过赋能游戏人的知识体系,为每个游戏岗位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点思路、一丝光亮。

游戏运营人没有“聚光灯”

 

热门文章。